一次,张作霖正在面试4个保镖,突然,后院有人大喊:“抓刺客。”其中3人飞快地跑向后院,剩下一人却走到张作霖身边站着,张作霖问:“你还傻愣着干嘛?胆小鬼!”那人却站着一句话不说。 奉天城的夏夜总是带着几分燥热,张府客厅里的酒气却比暑气更盛。 四个精壮的小伙子端着粗瓷大碗,面前的八仙桌上摆满了酱肘子、卤牛肉这类硬菜,而主位上的张作霖正撸着袖子,和几人称兄道弟。 谁也没料到,这场看似轻松的家宴,实则是一场关乎贴身保镖之位的终极考核。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张作霖已在东北站稳脚跟,成为各方势力拉拢或忌惮的对象,贴身保镖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他的性命安危,因此选拔过程格外严苛。 在此之前,四位候选人已通过了武艺测试,无论是挥剑劈砍还是徒手搏斗,个个都展现出了过人的身手,这让张作霖很是满意,但他心里清楚,保镖光有武艺远远不够。 家宴上的张作霖完全没了大帅的架子,亲手给每个人倒酒,嘴里说着“以后咱们就是生死兄弟”。 其中三个小伙子受宠若惊,觉得这是大帅器重自己的表现,端起碗就猛灌,酒液顺着嘴角流到衣襟也顾不上擦,嘴里还不停喊着“愿为大帅赴汤蹈火”。 只有最靠里的那个小伙子端着酒杯却没动,张作霖端着酒壶走到他面前时,他才站起身拱手道,大帅,属下职责是护您安全,饮酒误事,恕难从命。 张作霖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放下酒壶没说话就回了座位,客厅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后院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有人扯着嗓子大喊“抓刺客”! 三个喝得面红耳赤的小伙子反应极快,“哐当”一声摔了酒碗,拔出手枪就往门外冲,连招呼都没打一个。 唯独那个没喝酒的小伙子没动,他迅速侧身站到张作霖身后,后背紧紧贴着大帅,右手握枪指向门口,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客厅四周的动静。 张作霖猛地一拍桌子,指着他骂道,你倒是动啊!别人都去抓刺客了,就你在这装样子,胆小鬼! 小伙子眉头都没皱一下,依旧保持着护主的姿势,沉声道,刺客目标是您,我不能离开,张作霖气得哼了一声,起身就往后院走,小伙子紧随其后,始终和他保持着一步的距离。 当时在场的仆人都觉得这小伙子肯定没戏了,谁也不敢得罪正在气头上的大帅。 可第二天的任命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那个被骂“胆小鬼”的小伙子成了贴身保镖。 张作霖在训话时说得明明白白,保镖的本分是护着主子,不是去抢着抓刺客,那三个小子跑得挺快,可要是后院是调虎离山计,我身边没人护着,早就成了刀下鬼。 众人这才明白,从劝酒到喊刺客,全是张作霖精心设计的圈套,劝酒是测定力,抓刺客是测初心。 这位被选中的保镖后来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张作霖的命,正如张作霖一贯的用人风格,他从不只看表面功夫。 就像他曾把目不识丁的门卫提拔为看守所所长,只因为那门卫严守门禁规矩,即便深夜是他本人归来,也坚持午夜后不开门的命令。 在张作霖看来,岗位需要的核心特质永远比表面的资历更重要,放到今天,张作霖的选人逻辑依然值得琢磨。 职场上总有这样的人,领导一安排任务就抢着往前冲,却没搞清楚核心目标是什么,最后做了不少无用功。 就像那三个冲出去抓刺客的小伙子,看似积极勇敢,却忘了保镖“护主”的核心职责,而那个留守的小伙子,看似“胆小”,却精准抓住了岗位的核心需求。 回到那场夏夜的家宴,枪响时分的选择早已注定了结果,张作霖的智慧,在于他看透了岗位需求与人性特质的匹配之道。 无论是乱世中的保镖选拔,还是如今的人才任用,“以岗位需求为圆心,以人性特质为半径”的法则永远适用。 毕竟,真正能成事的人,从来不是最会表现的那个,而是最懂职责所在的那个。 信息来源:光明网2015-08-01发布:张作霖选才有怪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