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了!真打起来根本没有撤侨这回事。想让中国军舰开进东京湾接人?在日本自卫队眼里,那就是标准的入侵舰队。到时候封锁线一拉,导弹一架,滞留日本的人就是瓮中之鳖,谁也救不了你。 很多人被电影情节洗脑了,以为撤侨是开战的标配。大错特错!国家以前撤侨,那是去利比亚、也门这种发生内乱的第三国,我们是中立的救世主。但在中日决战的语境下,咱们的052D驱逐舰或者运20运输机一旦逼近日本领海领空,那就不是去接亲人,而是去突防。日本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只会是红色的敌对目标,迎接你的不是引航员,而是反舰导弹和防空火力。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绝不可能允许敌对国的军舰大摇大摆开进自家港口,这是战争的铁律。 中国此前有过多次成功的撤侨实践,比如利比亚内乱、也门局势失控等事件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和运输机都及时抵达,将滞留在当地的同胞安全撤离。 但这些撤侨行动有明确的前提背景:目标国均处于内乱状态,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或半无政府局面,缺乏一个能统一调度军事力量、对抗外部干预的中央政权。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这些冲突中始终保持绝对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成为当地势力的敌对对象,军舰和飞机以“中立救援者”的身份介入,当地武装力量要么不具备对抗能力,要么无对抗理由,撤侨行动因此能够顺利推进。 中日若真的爆发军事冲突,局面会彻底反转。这种冲突并非单一国家的内部动荡,而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双方构成明确的敌对关系,不存在中立空间。 日本自卫队作为日本的军事力量,核心职责是抵御敌对国家的各类军事行动,无论对方打着“撤侨”的何种旗号,只要敌对国家的军事力量靠近本国领海、领空或领土,在其判定中都属于入侵行为,必须实施坚决打击。 这是战争的基本逻辑,也是每个主权国家的核心底线,没有协商余地,即便声称载有平民,也无法改变军事力量入侵的属性。 日本自卫队针对所谓“外部威胁”,早已构建起完整的防御体系,从海上部署的宙斯盾驱逐舰,到沿岸布设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再到空中巡逻的E-2C预警机和F-15战斗机,构建起远中近衔接、陆海空协同的防空反舰网络。 日本三菱重工已开始交付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900千米,可通过更换导引头实现对陆上目标的打击,日本计划部署数量超1000枚,九州地区已在推进优先部署的相关研讨。 战争一旦爆发,日本会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防御警戒,在本土周边划定大范围军事禁区和封锁线,任何试图靠近的外国军舰或飞机,都会被雷达和预警机即时捕捉。 届时,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即便尝试强行突入东京湾,刚进入日本警戒范围就会被自卫队雷达锁定,随后会收到无线电警告信号。若持续前进,等待它的将是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东京湾本身属于日本战略要地,周边密集部署防空导弹和岸防炮,即便派遣一支舰队而非单艘军舰,强行突入也需付出惨重代价。 更不用说要在战火中的港口停靠、组织同胞登舰,这个过程中军舰会完全暴露为活靶,日本战机和导弹不会留出人员装卸的时间,舰上官兵与登舰同胞都会直接暴露在敌方火力覆盖范围之内,这种行动已不属于撤侨范畴,而是纯粹的冒险送命。 有人或许会提出,军舰不行就用飞机,派遣运-20运输机直接飞往东京机场接人。这种构想比派军舰撤侨更不切实际,近乎异想天开。 战争爆发后,日本所有民用机场都会被军方接管,转化为军事起降场和物资中转站,民用航班会全面停飞,机场周边会部署大量防空部队和雷达设备,形成密不透风的防空网络。 运-20作为军用大型运输机,本身带有强烈的军事属性,一旦进入日本领空范围,会被航空自卫队预警机即时捕捉,随后F-15或F-35战斗机会升空拦截。 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会是明确的红色敌对目标,执行拦截任务的战斗机不会接受任何“撤侨”解释,会直接发出攻击警告,对方若不撤离便会实施实弹打击。 还需注意,日本与美国缔结有《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并非形式化的文件,而是具备实质约束力的军事同盟协议。 中日若爆发战争,美国大概率会依据条约介入,第七舰队会从横须贺基地迅速出动,在西太平洋海域部署航母战斗群,构建更严密的海上封锁线。 届时,中国军事力量不仅要应对日本自卫队的拦截,还要直面美国海军舰载机和导弹的威胁,在腹背受敌的态势下,别说派遣军舰飞机赴日撤侨,即便突破两层封锁线都异常艰难。 认为美国不会介入的群体,并未看清美日同盟的本质,也低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战争爆发后,美国不会坐视其盟友遭受攻击,必然会动用军事力量介入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