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甘肃一7旬老人被判“脑死亡”,可子女不信邪,花4万包了辆救护车,跨越180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27 11:56:44

泪目!甘肃一7旬老人被判“脑死亡”,可子女不信邪,花4万包了辆救护车,跨越1800km,将老人送到西安大医院,到医院时老人已出现脑疝,女儿当场表态:我不想这样再把妈妈拉回去,请你再试试。最终,老人恢复自主意识,医生说:是家属的坚持,为我们创造救人的可能。   老人突发颅内出血,在当地医院抢救后,被判定为“脑死亡”,医生和亲友都劝三兄妹节哀,说再折腾也是徒劳。   可这仨子女偏不信邪,大哥一句话拍板:“只要妈还有一口气,就不能放弃!”   他们四处打听,终于找到愿意跨省转运的救护车,4万块钱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要知道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1800公里的路程,要转四座城才能到西安,一路上救护车全程开着呼吸机,医护人员轮流值守,生怕途中出现意外。   其实长途转运重症患者风险极大,很多地方的120救护车都不提供跨省服务,他们能找到有资质、设备齐全的车辆,已经算是幸运。   可即便这样,赶到西安大医院时,老人还是出现了最凶险的脑疝,一侧瞳孔已经放大,全靠医疗设备维持着微弱的生命体征。   接诊的医生从业三十年,见多了生死离别,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子女:“老人年纪大,基础病多,现在情况比预想的还糟,救活的希望真的很渺茫。”   女儿攥着衣角,声音都在发颤,却眼神坚定:“医生,我不想这样再把妈妈拉回去,求你再试试!”   旁边的兄妹俩也跟着点头,大哥红着眼眶补充:“不管花多少钱,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认,只求你别放弃。”   医生被这份执着打动,当即决定组建抢救团队,要知道脑疝患者的抢救就是与死神赛跑,每一步都充满风险。   其实医学上对脑死亡的判定极其严格,需要排除所有可逆性昏迷因素,经过详细查体和确认试验才能最终确定,当初当地医院的判断,或许是基于紧急情况下的初步评估。   而脑疝作为神经外科的危急重症,抢救时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家属的全力配合,毕竟很多激进的治疗方案,都需要家属一起承担风险。   这三兄妹的态度,恰恰给了医生“放手一搏”的底气,就像主治医生后来所说:“面对这么危重的病人,家属越坚定,我们越敢尝试更积极的方案。”   抢救过程一波三折,老人好几次出现生命体征波动,医护人员守在床边随时调整方案,子女们则在走廊里彻夜守候,不吃不喝,眼睛死死盯着抢救室的门。   谁也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几天后老人竟然恢复了自主意识,慢慢脱离了呼吸机,虽然还需要后续治疗,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有人说这是运气好,可运气从来只眷顾不放弃的人,如果当初子女听了旁人的劝说,老人可能早就没了后续。   现实中太多类似的情况,很多重症患者在“希望渺茫”的判定下,被家属放弃,可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可能迎来转机。   父母给我们生命时,是拼尽全力,哪怕再难也会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守父母晚年时,这份反哺的孝心,本就该倾其所有。   其实医生的犹豫也能理解,他们要对患者负责,也要考虑治疗风险,而家属的坚持,就像是给医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敢于突破常规。   这个故事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它有多传奇,而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最普通的子女,也能靠最真的孝心,硬撼最残酷的命运。   “你养我小,我守你老”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执念,是这世间最动人的“人定胜天”。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0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