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11月3日,在河南郑州,一位正在读研的女儿将父亲告上法庭,起因是父亲停止支付她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你小心心] 父母早年离异时曾约定,女儿大学期间的费用由父亲承担,父亲也确实履行了承诺,支持她完成了本科学业。 但当女儿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父亲认为她已经成年,应该学会自立于是停止了资助,女儿则认为自己在校读书没有收入来源,父亲理应继续支持,双方协商无果后对簿公堂。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的抚养义务一般到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在这起案件中,女儿已经成年且身体健康,完全具备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自立的能力。 法官在判决中指出,父亲在女儿成年后继续提供资助是出于亲情,并非法律强制要求的义务,离婚协议中的约定也不能无限期延长法定抚养责任,最终法院没有支持女儿的诉讼请求。 关于23岁女儿起诉父亲继续支付读研费用被法院驳回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的议论。 “这姑娘把父亲告上法庭的做法确实欠考虑,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双方都有责任。” “父亲在本科四年都按协议履行了,说明最初是愿意承担责任的,问题出在沟通方式上,如果父女俩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也许不会闹到对簿公堂,现在法院的判决很明确,23岁的成年人确实应该学会自立了。” “不过现在读研的成本不低,如果父亲经济条件允许,继续支持女儿完成学业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不是法定义务,而是亲情层面的选择了,姑娘直接起诉父亲,确实伤感情。” “我身边也有类似例子,朋友读研时家里困难,他就申请了助学贷款,平时做兼职赚生活费,现在工作后自己还贷款,既锻炼了能力也没给家里添负担,其实年轻人适当吃苦不是坏事,反而能更快成长。” 如果您是这位父亲,会在孩子读研时继续提供经济支持吗?作为子女,您认为父母有没有义务支付研究生阶段的费用?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信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