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副国安顾问博明炒作称,中国大陆即使不发动全面战争,也可能在4年内以非军事手段在台海引爆“极严重危机”,恐怕特朗普夜不能寐。 博明6日接受访问时倒是说了句实话,他承认中国大陆手里握着大把“非武力工具”能对付台湾。他特意点出,北京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让台湾陷入困境,比如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发力,给全球航运公司发通告,要求它们进入台湾港口必须经过中国批准,这一下就能逼着无数企业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之间做二选一。 博明这话说得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些手段根本不是凭空捏造的“威胁”,而是中国对台湾海峡行使主权的正常体现。国台办早就明确说过,海峡两岸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所谓“国际水域”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国际海洋法里就没这概念。 台湾经济的命门早就和大陆绑在了一起,这点博明未必真懂。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台湾光从大陆这儿就赚走1425.93亿美元的顺差,这个数字比它对美国和东盟的顺差加起来还多。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它总出口的四成左右,两岸贸易更是撑起了台湾对外贸易的三成份额,大陆可是它实打实的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要是真动起经济手段,台湾的日子根本没法过。民进党当局之前瞎折腾,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结果导致台湾失去了ECFA早收清单里146个税目产品的优惠关税,连鲜水果、蔬菜这些农产品都没了零关税待遇,成本一下上去,出口竞争力直接垮掉。2021年台湾对大陆出口还2499.8亿美元,到2023年就跌到1993.49亿美元,这就是破坏两岸关系的直接代价。 企业更拎得清,谁会为了台湾市场放弃大陆这个大块头?大陆光是2024年新设台资企业就有7941家,闽台贸易额都852.2亿元人民币了,这些数据说明台商自己都在用脚投票。全球任何一家像样的企业都不敢轻易得罪大陆市场,要是真到了二选一的时刻,放弃台湾的必然是绝大多数,毕竟生意场上谁都不跟钱过不去。 再说说航运这张牌,中国大陆手里的底气足得很。2024年8月,福建海事局和东海救助局搞的台湾海峡巡航执法行动,直接跑到了海峡中部以东2海里的地方,最南到了台湾浅滩,覆盖面积比往年大得多。执行任务的“海巡06”可是海峡里最大、性能最好的巡航救助船,还带着“海巡0802”和“东海救115”,这三艘船凑一起,就是个移动的现代化指挥中枢,陆海空天的数据都能实时交互。 “东海救115”更厉害,续航力能到10000海里,12级台风都拦不住它,在东海上救过700多人,挽回50多亿财产损失。这些船天天在海峡里转,加上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测过往船只,船名、航速、吨位看得一清二楚,海事、海警这些部门还能共享数据,等于在海峡里织了张密不透风的网。 台湾的港口根本离不开这条航道。高雄港、台中港、基隆港承载了台湾八成以上的货物吞吐量,高雄港一家就占了近一半,而这些港口的船大多得走台湾海峡中部海域。要是真加强管理,比如严格执行通航审批,台湾的物资进出立马就得卡壳,到时候岛内物价飞涨都是小事,产业断供才真要命。 博明担心的“危机”,本质上是民进党当局“台独”路线埋下的雷。大陆一直都在给台湾机会,福建海事局去年还搞了两岸联合培养邮轮船员项目,146名台胞都拿了大陆船员证书,今年又推出便利措施,就是想让台胞共享发展机遇。可民进党当局偏要往死路上走,一边禁止大陆2455项货物入岛,一边跟着美国喊“国际水域”,纯属自断后路。 就算不用经济和航运手段,日常的执法行动就够有威慑力了。福建海警之前就依法扣了艘违反休渔规定的台湾省籍渔船,这就是在维护两岸渔民的共同利益。从金门模式到东引岛模式,涉海部门的巡航早就实现了军警协同、全天候覆盖,台湾海峡的管控力早就今非昔比。 这些手段根本不是为了制造危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博明故意放大这种“危机”,无非是想给“台独”势力站台,顺便给美国干涉台海找借口。可他忘了,大陆的耐心是有限的,非军事手段的背后,是强大的国力支撑。 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度摆在那儿,1400多亿美元的顺差说没就可能没,航运通道更是掐在海峡里。企业不会跟着“台独”瞎胡闹,航运公司更不敢违抗主权国家的规定。真到了那一步,不是大陆要引爆危机,而是民进党当局自己把路走绝了。 信源:人民网台湾频道《台湾海峡管控能力,正在发生变化》
网红馆长在岛内法院现身,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馆长:直播时遇到大量账号刷梧桐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