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剂名方:玉灵膏——益气补血的安神良方在了解过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涩肠

飞翔说健康 2025-10-12 07:01:33

每日一剂名方:玉灵膏 —— 益气补血的安神良方

在了解过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涩肠止泻,针对久泻久痢的功效后,本期我们将聚焦专为 “气血亏虚、心神不宁” 而设的经典滋补方剂 ——玉灵膏。当你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伴有气短懒言、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这很可能是气血两虚、心神失养所致。玉灵膏就像一位 “气血滋补师”,以益气补血、安神助眠为法,补充耗损的气血,滋养躁动的心神,让身体在 “血充、气足、神安” 中恢复健康状态,尤其适合长期劳累、产后、术后及年老体弱者的气血调理。

一、方剂渊源:源自气血亏虚的滋补智慧

玉灵膏出自清代医家王孟英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是王孟英基于 “气血为生命之本,心神需气血滋养” 的理论创制的食疗方剂。王孟英提出 “气血双补、兼顾安神” 的滋补思路,选用桂圆肉、西洋参两味药食同源的食材,以蒸制的特殊方法保留药性、增强滋补效果,创制了玉灵膏。该方历经百年临床验证,因药性平和、滋补而不滋腻,成为调理气血亏虚的经典食疗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贫血、神经衰弱、产后恢复期、更年期综合征等属气血两虚者的调理方面效果显著。

二、制作方法:传统蒸制的药性养护

玉灵膏的制作看似简单,却蕴含 “慢蒸出真味” 的中医食疗智慧,传统制作方法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以确保药效:

食材配比:取桂圆肉(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桂圆,去壳去核)100g,西洋参(选用优质西洋参,切片或打粉)10g,二者按 10:1 的比例混合(此比例为经典配比,可根据个人体质微调,如气虚明显者可适当增加西洋参用量至 15g)。

容器选择:选用带盖的陶瓷碗或玻璃碗(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防止与药材发生反应),将混合好的桂圆肉与西洋参放入碗中,加入少量温开水(以没过食材 1cm 为宜,若西洋参为粉末状,可直接拌匀,无需额外加水),搅拌均匀。

隔水蒸制:将碗放入蒸锅中,碗口用纱布或保鲜膜密封(留一小孔透气,防止水蒸气过多影响口感),采用 “隔水慢蒸” 的方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持续蒸制 3-4 小时(传统方法需蒸制 48 小时,现代家庭可分多次蒸制,每次蒸 1 小时,连续蒸 3-5 次,确保药材有效成分充分释放,且桂圆肉的滋腻之性被充分缓和)。

储存与服用:蒸制完成后,玉灵膏呈稠厚的膏状,放凉后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置于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 1-2 个月)。服用时,每次取 1-2 勺(约 5-10g),用温开水冲服,每日 1-2 次,建议早晚空腹服用,以利于吸收。

B三、精妙配伍:气血双补与安神的协同之道

玉灵膏仅由桂圆肉、西洋参两味食材组成,配伍极简却精准,集益气、补血、安神于一体,相互协同,兼顾 “补” 与 “养”,完美契合气血两虚、心神失养的病机,且药食同源,安全性高,适合长期调理。

补血安神 “主力军”:桂圆肉(又称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为君药,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其甘温之性可直接补充心血,改善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其归脾作用能通过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间接促进气血生成,同时滋养心神,缓解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如同为身体 “注入养血安神的滋养剂”,是方中补血安神的核心力量。

益气生津 “协同队”:西洋参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为臣药,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其补气作用可辅助桂圆肉增强气血双补的效果 ——“气能生血”,西洋参的益气之力能推动桂圆肉的补血作用,避免单纯补血导致的 “血不运行”;其凉润之性可制约桂圆肉的温燥之性,防止桂圆肉过量服用导致上火(如口干、咽痛),同时清热生津能改善气血亏虚可能伴随的口干舌燥、心烦,如同为身体 “平衡温补之力,补充气阴”,让整个方剂滋补而不滋腻、温而不燥。

两药配伍,“桂圆肉补血安神、西洋参益气养阴”,一温一凉、一补一润,既实现了 “气血双补” 的核心目标,又兼顾了 “安神助眠” 的次要需求,同时通过药性的相互制约,避免了单一药材的偏性,适合各类气血亏虚人群,尤其适合长期服用调理。

四、医案见证:滋补与安神的真实体现

案例一:产后气血亏虚调理医案

据临床记载,一位产后 2 个月的女性患者,因分娩时失血较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每次起床时需缓慢起身(否则易头晕跌倒),伴有心悸失眠(每晚仅能入睡 2-3 小时,多梦易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医生辨证为产后气血两虚、心神失养,建议服用玉灵膏调理。按传统方法制作玉灵膏,每日早晚各服用 1 勺(约 8g),温开水冲服。患者服用 1 周后,头晕症状减轻,能正常起身;服用 2 周后,失眠改善,每晚可入睡 4-5 小时,食欲增加;坚持服用 1 个月,面色渐红润,心悸消失,睡眠恢复正常(每晚可入睡 6-7 小时),随访 2 个月,诸症未复发,身体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充分体现了玉灵膏调理产后气血亏虚的显著效果。

案例二:老年气血亏虚伴神经衰弱医案

国医大师邓铁涛曾接诊一位 70 岁老年患者,因长期失眠(病程 5 年),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日常活动后易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经检查,患者血红蛋白为 105g/L(轻度贫血),诊断为气血两虚、心神失养所致神经衰弱。邓老建议服用玉灵膏,同时配合规律作息。患者按方法制作玉灵膏,每日服用 1 次(约 10g),睡前 1 小时冲服。服用 1 个月后,失眠改善,每晚可入睡 5 小时;服用 2 个月后,气短、乏力缓解,记忆力有所恢复;坚持服用 3 个月,血红蛋白升至 120g/L,睡眠恢复正常,日常活动后无明显气短,随访半年,神经衰弱症状未再加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展示了玉灵膏调理老年气血亏虚的良好效果。

B五、适用禁忌:科学滋补的重要指引

玉灵膏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心神失养证,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月经量少色淡(女性)、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现代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衰弱、产后恢复期、更年期综合征、术后气血亏虚调理等属气血两虚者。

使用玉灵膏时需注意:

辨证禁忌:阴虚火旺者(症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禁用,因桂圆肉甘温,可能加重虚火;实热证者(症见高热烦躁、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禁用,需先清热再考虑滋补;痰湿内盛者(症见脘腹胀满、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慎用,桂圆肉滋腻,可能加重痰湿,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化痰)一同蒸制,以缓和滋腻之性。

特殊人群禁忌:感冒发热期间慎用,此时身体需 “清解外邪”,滋补药可能导致 “闭门留寇”,影响感冒恢复;儿童慎用,儿童脏腑娇嫩,若无明显气血亏虚症状,无需刻意滋补,以免影响脾胃功能;糖尿病患者慎用,桂圆肉含糖量较高,可减少桂圆肉用量(如降至 80g),增加西洋参用量(增至 15g),并监测血糖变化,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服用规范:玉灵膏为滋补方剂,需坚持服用 1-2 个月才能显现明显效果,不可急于求成;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如冰淇淋、肥肉、辣椒),以防影响脾胃吸收;可适当搭配红枣、枸杞、小米粥等食物,辅助增强滋补效果;若服用后出现口干、咽痛等 “上火” 症状,可减少用量或暂停服用 1-2 天,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或在蒸制时加入 3-5g麦冬(滋阴润燥),以平衡温燥之性。

本文所有内容只作医学科普,不作临床指导用药!如有不适,请及时医院就医!

0 阅读:52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