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13 18:59:18

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朗的行动证明,美国军力依然强大,可能会让中国重新掂量掂量。夜幕下的伊朗山脉,爆炸的火光映照出大国博弈的影子。万里之外,台海的浪花翻涌不息,中国舰机巡航的脚步愈发坚定。 过去几年,台湾海峡局势持续升温,中国大陆通过常态化军演维护主权完整。2022年以来,东部战区多次组织联合演训,舰艇穿越所谓中线,战机绕岛飞行,巡航规模从每月几次扩展到每周常态。这些举措直接回应外部势力售台武器和军演干扰,旨在划清红线。北京判断,美国虽口头支持台湾,却在实际冲突中犹豫不决。 2021年阿富汗撤军暴露美军后勤短板,全球见证其仓促退场,这加深了中方对华盛顿全球承诺的疑虑。台海军演因此步步加码,2024年演习覆盖台湾周边六大区域,模拟封锁路径,火力覆盖岛链要道。这种强硬姿态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对美方行动阈值的评估。中国强调和平统一,但不容分裂势力借外部撑腰,军演已成为维护稳定的必要手段。 美国在中东的长期纠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判断。伊朗核项目推进多年,Natanz、Fordow和Isfahan等设施深藏地下,防护严密。2025年春季,以色列情报锁定目标,美国情报部门汇总数据,特朗普政府内部辩论激烈。6月21日,美军从本土出动7架B-2隐形轰炸机,飞行37小时,投下14枚GBU-57钻地炸弹,精准打击三处核设施。炸弹穿透岩层,破坏离心机和转化设备,虽未完全摧毁,但延缓伊朗核进程数月。五角大楼称此为展示深层打击能力,遏制核扩散。伊朗随即发射导弹反击卡塔尔美军基地,拦截率高达90%,未造成重大损失。这次行动跨越万公里,空中加油接力,凸显美军远程投送实力。特朗普作风果断,绕过盟友空域执行,政治信号明确,警告潜在对手勿轻试底线。 德国媒体迅速跟进剖析,德国之声6月24日刊文指出,北京近年台海施压源于评估华盛顿不愿卷入实战。文章引用专家观点,美军伊朗行动颠覆纸上谈兵印象,B-2长途奔袭精度高,证明技术与决心并重。过去拜登时期,美方克制让中方判断风险低,但特朗普回归后,决策风格难测。该文链接台海情势,称中国联合利剑演习虽模拟打击航母,东风导弹锁定关岛,但美军全球机动性犹存。德媒强调,这种展示提升印太威慑,向北京传递信号:干预门槛降低。评论员手持地图分析,伊朗事件虽在中东,却外溢亚太,提醒中国审视对美军判断的准确性。西方媒体借此上眼药,试图动摇中方自信,但忽略了地缘差异。 伊朗事件细节暴露美军执行力的同时,也显露出其全球摊子过大的问题。B-2返航中一架液压故障,迫降夏威夷维修半日,补给线拉长风险叠加。福特号航母在中东巡弋后返港检修,结构疲劳需大修,预算紧绌。乌克兰冲突胶着,欧洲盟友索要军援,中东多点火药桶牵制资源,美军疲于奔命。相比之下,中国主场作战优势明显,东风-26导弹加无人机群,火力网覆盖千公里,实时回传数据。军工体系完整,反介入战略练熟,兵员调整迅捷。伊朗军力与中国差距大,其地下设施防护逊色,这次打击虽痛但未致命。中国通过事件疏散3125名公民,包括香港台湾同胞,外交上赚取好感,展现责任担当。北京未慌乱,军方继续例行巡航,战略集中体现韧性。 德媒分析虽点出潜在影响,却忽略中美实力对比的本质。中国政治精英曾宣称东升西降,但伊朗行动动摇部分论调,却未改变大局。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对伊朗决定给中国领导层出难题,正琢磨其台海处理方式。澳洲媒体称,美方未退回孤立主义,该出手时不手软,有助重建亚太信心。中国官媒点评,伊朗至少被美国骗三次,身为中东强国却屡吃亏,叹其战略失误。半岛电视台质疑,中国先进武器是否很快影响伊朗上空,忆1997年台海危机后中方暂停对伊核支持,导致关系裂痕。这些观点接地气,反映全球对中美博弈的复杂观感。中国坚持对话大门敞开,反对台独分裂,军演仅为底线守护。

0 阅读:1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