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女战士被日军堵在洞内,鬼子打算在洞口放火,用烟熏她出来,几分钟之后,爬出来的女战士的举动,却让鬼子傻了眼…… 在黄君珏三十岁生日那天,她从太行山的悬崖纵身一跃,用一种决绝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点。 1912年她生在湖南湘潭官宦之家,父亲在国民党财政部当秘书,她自己更是考进复旦大学经济系,是登上过校园杂志封面的校花。 可15岁那年,长沙的“马日事变”让她见识了血淋淋的现实,从那时起,她就明白,书本里的知识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毫无意义。 于是,这位大家闺秀秘密加入了共青团,她的“笔”,不再只写风花雪月,而是开始指向不公,在大学里,她三次带队去南京请愿抗日,甚至敢冲击市政府,骨子里的那股刚烈劲,早就藏不住了。 在1934年,黄君珏彻底放下了书生身份,她的笔锋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致命,她加入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利用自己的家庭关系网,把“笔”悄悄伸进了国民党的心脏。 1935年,因为叛徒出卖,整个情报网危在旦夕,她冒着暴露的风险冲到南京,成功预警,掩护了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同志刘思慕夫妇逃往日本。 而她自己,却在家中被包围逮捕,法庭上,她把所有罪名都扛在自己身上,用言辞作盾,换取了战友的释放。 代价是七年重刑。在监狱里,敌人用烙铁烫她的后背,想撬开她的嘴,但她什么也没说。 抗战爆发后,她被营救出狱,随即奔赴太行山,在那里,她的两件“武器”终于合而为一,她担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经理部秘书,工作本身就是“笔”与“枪”的结合。 在战火中,她生下儿子,但仅仅三天后,就狠心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了当地老乡。 1942年5月,三万多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铁壁合围”,报社被重重包围,黄君珏和译电员王健、医生韩瑞等几人躲进了庄子岭海拔1500米的一个山洞里,为了不连累乡亲,她拒绝了村民李才清的收留。 6月2日,她的生日那天,山洞还是被上百名日伪军发现了,敌人先是往洞里灌辣椒毒烟,又想从洞顶吊下火堆。 危急关头,黄君珏异常冷静,她心里清楚,重要文件已经安全转移,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她手里有一把枪,里面只剩下最后三发子弹,她做出了最后的战术安排。 突然,她冲出洞口,对着日军连开两枪,两名敌人应声倒地,其中一个还是军官,在最后一颗子弹上膛时,她没有把枪口对准自己,而是选择了冲向悬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丈夫王默磬负伤爬了七个小时,才在崖底找到了她,她侧卧着,像是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支钢笔。 信源:党史中的巾帼力量 (四十四):喋血太行的战地黄花 —— 黄君珏——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