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2025年,美媒突然拿出了清朝的债券,向我国索要一笔1.6万亿的巨额债务。他们称这是清朝欠下的,并且扬言,我国要是不还这笔钱,那他们欠我国的八千多亿也就不算数了。 清朝末年那会儿,国家穷得叮当响,列强逼着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赔款修路都得借钱。1911年,清政府为了修粤汉铁路,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那儿借了650万英镑,年息5厘,期限40年。这笔钱就是湖广铁路金币公债,担保是盐税和海关收入,违约了债权国还能接管征税。债券一发行,就散落到外国人手里,包括美国人。结果呢,辛亥革命一闹,清朝没了,北洋政府接手,抗战打起来,1938年蒋介石政府财政崩盘,直接停付利息,从那以后就成死账了。 新中国1949年成立,第一件事就是外交部发声明,所有不平等条约和殖民债务一笔勾销。这不是耍赖,国际法有“恶债不继承”原则,意思是新政权对前朝被列强强加的债不负责,尤其是那些用于镇压人民或侵略赔款的。湖广债券正好踩这条线,本质上是列强金融殖民工具,条款里明摆着主权抵押。清末庚子赔款、铁路借款,全是侵华战争的产物。1952年,周总理明确不认庚子赔款,国民党向美国借的4.5亿美元军火债也以恶债为由拒付,就算美国冻结8000万美元中国资产,也没松口。 美国那边呢,早几年就知道这债追不回。1980年代,美国司法部和中国达成谅解,明确这些上世纪初债券没追溯力,《外国主权豁免法》1976年才通过,对1911年债券不适用。中国政府还请美国律师打赢了湖广债券案。1987年,英国为香港回归前施压,中国给了4000万美元象征性补偿,但声明不承认债务合法性,只是人道主义让步,维护中英关系。英国债券持有人拿了钱,美国人却没份儿,从那以后,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ABF)就没消停过。这个基金会2001年由田纳西人乔娜·比安科创立,代表两万多名美国持有人,她们从拍卖行、老人家搜集这些旧票据,当成收藏品卖,也当筹码游说国会。 快进到2025年,这旧账又被翻出来了。4月7日,美国《国会山报》发文,直指中国不还清朝债,美国就考虑用这些债券抵消中国持有的7707亿美元美债。文章说,湖广债券本金加百年复利,已滚到1.6万亿美元,基金会声称中国作为继承国得还。比安科在采访中强调,美国财政部能收购这些债券,扣减对华债务。她们还提英国1987年案例,说中国付钱换市场准入,美国人也该有同等待遇。狐狸新闻8月跟进,报道多名议员提案,要求中国还1.6万亿“主权债”,不然美债就不认账了。参议员J.D.万斯去年就推过类似法案,2025年又重提,声称国际法“继任政府”原则让中国负责前朝债务。 这威胁听着唬人,但仔细一算账,就露馅了。中国持美债是外汇储备多元化配置,基于美国信用认可,是市场行为。美债是美国政府法定义务,跟第三方历史债没关系。基金会想捆绑二者,纯属逻辑混乱的霸权把戏。国际法不支持,新中国成立后照会各国,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的债务,得到广泛认可。基金会游说国会、媒体造势,甚至民事诉讼,但美国政府态度暧昧。财政部多次声明,不干预私人索赔,这些债券不影响美债履约。2025年国会决议支持持有人权益,可法案在参议院卡壳,民主党议员质疑政治动机,没法律效力。 中国立场稳如老狗,不认这些恶债。外交部多次回应,这些是殖民产物,符合恶债定义。学者指出,债券引发1911年保路运动,主权出卖是革命导火索。基金会计算1.6万亿,可本金才650万英镑,复利滚雪球,但国际惯例超期废债不追。 总的看,这波操作没新意,就是老套路翻版。从庚子赔款到湖广债,列强金融把戏玩了百年,还想故技重施。可时代变了,中国不是当年的鱼腩。全球金融秩序靠规则,不是霸凌。咱们老百姓,安心过日子,国家强大了,谁也别想拿历史说事儿。



微波
敢不承认美债之时,就是美元变废纸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