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欧盟放风:呵呵!以为联合抗中了,我就免你钢铁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美欧之间的贸易问题。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消息,此次闭门会议上,欧盟表达了对美国钢铁税的担忧。 欧盟那边急吼吼想让美国松松对钢铝的关税,美国却甩出一句:想减税?先把你们那些数字规则改改,松绑点美国科技公司的手脚再说。11月24日在布鲁塞尔开的这个会,本来是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跟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碰头,聊聊怎么落实7月那份框架贸易协议。可结果呢,欧盟提了钢铝关税,美国直接把球踢回数字监管上。这不新鲜,早几年美国就老抱怨欧盟的《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门槛太高,罚款太狠,专盯着谷歌、亚马逊这些美国巨头下手。 先捋捋背景吧。7月,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的特朗普高尔夫球场边上签了那份框架协议,美国对大多数欧盟进口货设15%的基准关税,欧盟承诺把对美国工业品和部分农产品的关税降到零。协议里还说要一起努力降钢铝关税,但具体怎么降,没细说。欧盟觉得这给了点希望,结果8月美国商务部一出手,把含钢铝的产品清单扩到400多种,摩托车、冰箱、螺栓、散热器啥的,全都挨上50%的关税。欧盟一看,这范围广得离谱,明显违背协议精神,影响了他们180亿欧元的出口。谢夫乔维奇他们自然得去布鲁塞尔会场讨说法。 美国那边呢,卢特尼克和格里尔可没打算轻易让步。卢特尼克是华尔街老将,康托·菲茨杰拉德公司的老板,9·11那年丢了658个员工,包括他弟弟,重建公司后成了特朗普的铁杆。2025年2月18日,参议院51比45票确认他当商务部长,他上任就推关税议程,负责贸易执行和国家安全相关规则。格里尔呢,空军退役律师,2017到2020年当过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幕僚长,帮着谈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和美墨加协定。2025年2月26日,参议院56比43票确认他当贸易代表,他直言贸易赤字是大问题,得用关税逼制造业回流美国。俩人到布鲁塞尔,表面上谈合作,骨子里就是捆绑条件:欧盟想钢铝减税,先在数字规则上让步。 欧盟为什么这么急?钢铝关税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扯产业链。欧盟是美国第三大钢供应商,关税一压,德国汽车、法国航空这些行业成本直线上升。欧盟今年从美国买了2000亿美元能源,液化天然气份额从45%跳到60%,对美投资也到1540亿欧元,本以为这些履约能换点优惠。结果美国说,不够,还得在数字上平衡。欧盟的数字法针对大平台垄断,设高门槛和罚款,去年就罚谷歌29.5亿欧元。美国觉得这歧视自家企业,格里尔在会上直指这些规则的执行方式“几乎只抓美国公司”。卢特尼克更直接,说欧盟得审视规则,找个“平衡”,不是废除,但得合作友好。要是改了,他许诺能吸引1万亿美元投资,欧盟GDP还能多1.5%。 欧盟这边,谢夫乔维奇是老外交手,斯洛伐克人,1988年法学毕业,早年在北京和加拿大当外交官,2004年起在欧盟委员会混,管过能源、危机管理,现在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他重申欧盟规则不歧视,适用于所有公司,不管哪国来的,坚持监管自主权。欧盟科技专员亨娜·维尔库宁早些时候还提了上周的数字综合法案,调整数据保护,暂停人工智能法部分实施,试图示好。但欧盟官员私下说,钢铝和数字完全两码事,前者已在联合声明里固定,后者是主权立法,不上谈判桌。欧洲议员和民间团体也跳脚,担心这是在安抚华盛顿,委员会赶紧否认。 话说回来,欧盟也不是光挨打。今年10月,他们效仿美国和加拿大,宣布明年起限钢铁免税进口,配额砍一半到1830万吨,超额的加50%关税。没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冲着产能过剩去的。中国外交部回应说,中国发展给欧洲是机遇,不是风险,保护主义护的是落后,丢的是未来,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该对话协商。欧盟这招一出,英国钢铁业先炸锅,说这是行业史上最大危机,产能利用率本来就低,经合组织报告预测还会降。东欧国家想减税拉投资,法国却死咬数字不让步,内部协调难上加难。 这波操作,暴露美欧权力动态复杂。欧盟试联合抗中换让步,美国护科技巨头利益。数字主权对欧盟是底线,美国关税杠杆不松。两大经济体谈判障碍多,全球规则竞争加剧。产业链波动,政策压力大,各方保护升温。金融时报评论准:这不只钢铝数字,更是规则制定权的抢夺。中欧贸易对话协商是出路,全球化重塑,得选对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