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希望中方打仗的是美国,如果中方武力收台,大陆和台湾大量资金会流向美国,如果中日

记实馆 2025-11-26 23:05:34

最希望中方打仗的是美国,如果中方武力收台,大陆和台湾大量资金会流向美国,如果中日开战,中方和日本的资金也会流向美国,无论哪种情况,美国都能缓口气,解决美国的财政问题! 说白了,美国就是盼着中国周边闹出点战事,不管是大陆和台湾动起手,还是中日之间起冲突,它都能等着两边的钱往自己口袋里流,好趁机缓口气解决自家快绷不住的财政问题!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扒开表面看内里,全是美国的老套路。 看看美国那快绷不住的财政状况,去年底还说突破34万亿美元国债,现在已经飙升到38万亿,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要背着11.5万美元债务,比不少家庭一年的收入还高。 最吓人的是利息支出,一年就要1.4万亿美元,平均每分钟烧掉200万美元,美国政府每赚4块钱就有1块钱用来还利息,连计划中的基建预算都不够付一个月利息,活脱脱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月光族,只能靠旁门左道来续命。 美国这套“冲突吸金”的套路早就玩得炉火纯青,历史上每次地区动荡,它都能坐收渔翁之利。中日钓鱼岛争端那会,美国就在背后煽风点火,结果呢?大量国际热钱从中国和日本出逃,没地方去只能流向美国。 要知道当时中日刚启动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还在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直接威胁到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美国一挑事,不仅打乱了东亚经济整合的节奏,还让自己成了资本的避风港,完美实现了“搅黄别人、肥了自己”的目的。 还有现在的台海局势,美国整天拿对台军售、议员窜访挑动紧张气氛,背后藏着的还是吸金的心思。 台积电加码1000亿美元赴美投资,表面说是客户需求,实则核心原因就是台海紧张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客户逼着它分散产能,而美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台湾的优质产业和资金挖过去,既削弱了台湾的经济实力,又给自己带来了投资和就业,一套操作下来算盘打得噼啪响。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俄乌冲突,美国把这套“战争生意经”玩到了极致。自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562亿美元军事援助,但国务卿布林肯都直言,这些援乌资金90%都花在了美国本土,用来生产武器装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实在,坦言美国援乌资金8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弹药运到我们这里,钱和税收都留在了那里”。 靠着这场冲突,美国41家军工企业跻身全球百强军火商,2023年销售收入达到3170亿美元,占全球百强总收入的一半。 雷神公司季度销售额增长6%,股价涨幅一度超过50%,通用动力公司军火部门收入涨了近四分之一,连宾夕法尼亚州的弹药厂都紧急扩容,把月产量从2.4万发提到3.6万发,还在加建新生产线,这哪是援助乌克兰,分明是借着战争给美国军工复合体开印钞机。 美国之所以笃定中日或台海开战能让资金流向自己,核心就是吃准了资本避险的天性。 一旦地区爆发冲突,无论是大陆和台湾的资本,还是日本的资金,都会下意识寻找安全的投资渠道,而美元作为传统储备货币,美国国债作为所谓的“安全资产”,自然成了首选。 这就意味着,冲突双方打得越凶,美国就越能靠吸引避险资本缓解财政压力,甚至能通过发行更多国债来融资,把别人的危机变成自己的提款机。 而且战争还能带动美国的武器出口,2023年美国海外武器销售达到创纪录的2380亿美元,波兰花300亿美元买美国武器,德国、捷克也纷纷砸钱采购,这些订单不仅让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还能给美国带来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但美国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早就看穿了这套老套路,始终保持冷静不被激怒,这份底气来自实打实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任人拿捏的样子,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就算面临外部动荡,也能靠内部循环稳住基本盘。 在金融领域,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定汇率市场,让资本有信心留在国内,不会轻易被短期冲突吓跑。 军事上,中国的国防力量足够震慑任何挑衅者,无论是台海还是钓鱼岛问题,中国都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但也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选项,这种“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态度,让美国很难找到真正点燃冲突的契机。 最重要的是,中国清楚知道美国的软肋所在,美国看似靠战争赚了快钱,但38万亿的债务大山越堆越高,军工复合体的贪婪只会让美国更依赖冲突,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开始推进去美元化,减少对美国国债的依赖,美国想再靠吸引避险资本来填财政窟窿,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中国的冷静应对,恰恰是打破美国圈套的关键,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不让冲突爆发,美国就没机会收割资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政问题越积越重。 美国本想靠挑动战争缓口气,最后很可能发现,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最终套住的是自己。

0 阅读:92
记实馆

记实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