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美互收港口费这事,对美国的影响大于中国。很简单,中国大出大进,要知道

茂盛楼兰 2025-10-16 11:16:28

在我看来,中美互收港口费这事,对美国的影响大于中国。很简单,中国大出大进,要知道美国还不如欧盟贸易多,也就是美国港口中国船不去,还能去其他地方,受影响但是不致命。但是美国船不来中国,那么只能跑阿拉伯和欧洲非洲,但是这个国家的运力饱和,是要亏钱的。而我们自己的货物,还怕没船用?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一堆数据早把实情摆得明明白白,先看最基本的贸易盘,2025年年初的两个月,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值就达到8333.4亿元,比同期中美贸易额多出近千亿,更别说东盟以1.03万亿元的规模稳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 美国在咱们的外贸版图里,连第二都排不上,本来就不是中国货物的唯一出路,这就注定了中国船不去美国港口,转身就能扎进欧盟、东盟的航线里,顶多算绕个远,根本伤不到筋骨。 反观美国那边,情况可就微妙多了,洛杉矶港作为美国的贸易门户,中国货物占比直接冲到45%,小到玩具家具,大到电子配件,近七成都是“中国制造”,这意味着美国港口要是少了中国船,一半的业务量得直接空出来,总不能指望欧洲货船突然变出翻倍的运力来填坑吧?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船要是真不来中国,想去阿拉伯、欧洲非洲找饭吃,纯属给自己找罪受,全球航运圈早就挤得满满当当,欧洲航线的舱位利用率常年维持在高位,美国籍运力总共才占全球4%的份额,这点家底往成熟航线里一塞,跟往饱和的公交车上硬挤差不多,要么降价抢单亏着走,要么空船等着喝西北风。 再说中国这边“怕不怕没船用”的问题,答案简直写在数据里,中远海运一家就握着350.1万TEU的集装箱运力,占全球10.6%,算上干散货船和油船,综合运力直接冠绝全球,再加上长荣、阳明两家中国企业,全球前十的航运公司里咱们占了三席。 更别提中国造的船舶占全球23%的运力,自家船厂开足马力就能补上空缺,完全不用看别人脸色,港口方面更是底气十足,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国占了7个,上海港半年就处理515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更是扛着全球十分之一的海运周转量,码头等待时间从26小时压到19小时,效率比欧美港口高出一大截,这么扎实的基建和运力底子,别说美国船不来,就算再多几家航运公司撤资,咱们的货物照样能稳稳出海。 而美国可能还没算明白这笔账,中国的“大出大进”是建立在全球布局上的,但美国航运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是单向的,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那些船只能在其他航线里卷价格战,Clarksons的数据摆得很清楚,中国籍运力是美国的四倍多,真要比扛风险能力,美国还差着辈分。 说到底,这事本质是供应链韧性的比拼,中国早把“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玩得通透,贸易伙伴多点开花,港口和航运能力自成体系;美国却还抱着对中国货物的依赖不放,自家运力又撑不起场面,互收港口费看似是对等博弈,实则却是一个不对称的博弈——毕竟中国船有得选,美国船没得赚,这笔账谁亏谁赚,数据早就给了答案。

0 阅读:961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