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现在病急乱投医,他找印度推销美国大豆,肯定是找错了对象,这个大豆大部分都是

诸葛利剑 2025-10-17 17:32:43

特朗普现在病急乱投医,他找印度推销美国大豆,肯定是找错了对象,这个大豆大部分都是用来做豆粕生产饲料,这就需要有庞大的养殖业,而养殖业的最终需求,是要有大量的肉蛋白消费。 先说美国大豆出口的背景吧。2024年美国大豆产量高达44亿蒲式耳,出口依赖度高,巴西和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和买家。可特朗普上台后,加征关税,搞得中国反击,2025年10月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几乎为零。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说中国是为了谈判故意不买,害得美国农民遭罪。结果呢,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豆库存创纪录,价格跌到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下,农场主成本却在11到13美元,亏本卖。特朗普只好承诺援助,计划砸至少100亿美元补贴农民,创下历史新高。这笔钱从联邦预算来,纳税人买单,可农民们说,这不是长久之计,得找新市场才行。 于是目光投向印度。印度人口14亿多,理论上需求大。特朗普团队2025年夏天开始推动贸易谈判,派代表去新德里谈,强调美国大豆质量好,能帮印度降低饲料成本。农业部报告显示,美国2024年向印度出口了2.3万吨豆油,2025年想扩大到整豆和豆粕。 私营出口商报告,2024/2025营销年卖了2.3万吨豆油给印度,看起来有点起色。可问题一大堆,印度对美国大豆征收高达56.5%的关税,让进口成本飙升,经济上不划算。印度政府保护本土农民,豆农是重要选民群体,放开市场容易引发抗议。之前美印贸易谈了好几轮,就卡在农业上,印度不愿意降低壁垒。 再看印度养殖业实际情况。印度乳业产量占全球26%,听着牛气,但全是小农散户干的活儿。8000万奶农,每家平均养3到4头牛,用稻草和 本地谷物喂,产奶量低得可怜,一头牛日产奶不到10升,美国那边是它的三倍。 饲料配比不专业,豆粕用得少,多数靠传统方式混日子。养猪和养鸡也类似,散户为主,大型农场少,2025年印度家禽业虽在增长,但整体饲料需求没那么猛。农业部数据,印度2025/2026年大豆产量预计1070万吨,碾压量950万吨,豆粕主要自产自销,自给率高。虽说家禽需求拉动豆粕进口潜力,但目前印度从美国买的豆粕有限,更多靠阿根廷和巴西。 肉蛋白消费这块,更是印度市场的软肋。印度80%人口信印度教,高种姓群体禁食牛肉,视牛为神圣。穆斯林占14%,不吃猪肉。基督教徒和少数民族吃肉多点,但整体来看,印度人肉类摄入低。皮尤研究中心调查,81%印度人限制肉食,39%自称素食主义者。鸡肉是主流,牛肉出口全球第三,但多销往越南和中东,本土消费少。 2023年数据,印度人均肉类消费才5公斤左右,美国是它的20倍。宗教习俗根深蒂固,节日禁肉常见,消费上不去,养殖业扩张慢,饲料需求自然跟不上。特朗普团队没细琢磨这些,光盯着人口数字,以为印度能顶替中国,那体量差远了。中国以前一年买1400万吨美国大豆,印度总进口才几百万吨,零头都不够。 贸易障碍还不止关税。印度反对转基因作物,美国大豆九成是GM的,印度不批进口,谈判卡壳。2025年美印谈了好几次,特朗普想压印度买GM大豆和玉米,可印度农业部长说不行,本土农民利益优先。印度本土大豆产量虽低,但优先本地供应链。特朗普一边推销,一边对印度纺织品和钢铁加税,这让印度不爽,公平性成问题。经济时报报道,谈判因农业分歧停滞,印度不愿成美国过剩大豆的倾销地。特朗普这操作,纯属急病乱投医,没做足功课。 话说回来,美国农民真惨。贸易战打到现在,豆农损失数百亿,农场破产率升。特朗普援助包虽大,但农民说要市场不要补贴。2025年10月,豆价低迷,设备闲置,农场主集会要求恢复出口。印度拒绝大规模采购,美国转向非洲和东南亚,但收效小。印度政府聪明,农民是选民基础,放开市场成本优势没了,民怨沸腾。之前贸易磋商崩过,这次也一样。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可农产品出口受阻,路自己选的,只能硬扛。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