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那边在看到安世中国宣布:给中国员工正常发放工资,不许接受荷兰那边管理后,他们立马宣布:他们会给中国这边的员工正常发放工资的。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得先捋清楚根儿,这公司看着总部在荷兰奈梅亨,实则早就是中国闻泰科技手里的全资资产。东莞那家工厂光是封装测试的出货量就占了全球七成,惠州的生产基地更是撑起大半产能,说白了,荷兰总部更像个设计和规划的“门面”,真刀真枪的生产全靠中国这边撑着。 荷兰那边之前的操作简直是打自己脸。9月底美国刚扩展完实体清单,荷兰转天就动了手。 经济部搬出1952年的《货物可用性法》,这法律本来是战争时期用的老古董,早被忘在角落里积灰了,结果他们2023年偷偷把半导体加了进去,就等着这会儿拿出来当“尚方宝剑”,一纸部长令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连知识产权和人员都不许动。 更离谱的是法院的速度,平时街头案子审个三年不新鲜,这次针对闻泰董事长张学政的裁决,48小时就出结果,直接暂停他的职务,还把99%的股权塞给第三方律师托管。 背后三个外籍高管紧跟着告状,连首席法务官都反水,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早有预谋。他们大概觉得控制了总部,中国工厂就得乖乖听话,哪想到踢到了铁板。 安世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10月19号先给全体员工发了公开信,把话挑明了,国内公司是独立经营的中国企业,谁也别想插手运营,更别想动员工的利益。 没过几天又发声明,直接否了荷兰总部的免职决定,说这在中国法律里不算数,该留的人留着,该干活的干活,业务一点没受影响。最关键的是,人家明明白白保证工资照发,不管荷兰那边怎么闹,中国员工的饭碗稳得很。 荷兰这时候才慌了神。他们本来想抢过管理权还不耽误出货,哪想到安世中国态度这么硬。中国商务部10月4号就下了出口管制令,保税区里的晶圆和封装件一箱都运不出去,东莞、惠州的工厂虽然没停工,但也开始“上四休三”,产能直接降下来。 这一下全球汽车行业炸了锅,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说库存顶多撑三周,大众的高尔夫、宝马的SUV都要面临停产,连美国的福特、特斯拉都跟着慌了,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 德国企业最先忍不住,《图片报》直接骂荷兰砸大家饭碗,电子服务商的CEO更是急得跳脚,说汽车行业每年630亿个零部件都靠安世。 这压力顺着产业链全堆到荷兰政府头上,他们那套“国家安全”的借口在真金白银的损失面前根本站不住脚。毕竟安世被闻泰收购后,五年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的税,还在欧洲造了五千多个岗位,本来是双赢的买卖,被他们自己搅黄了。 紧接着中方的外交动作也跟上了。10月21号,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直接跟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把话说得很重,强调他们的做法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稳定,必须赶紧妥善解决。 同一天还跟欧盟委员谈了,连欧盟都表态愿意帮忙协调,显然也不想被荷兰拖进坑里。荷兰这时候终于意识到,再硬扛下去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看到安世中国明确保证发工资、不接受管理后,荷兰那边立马改了口风,说他们也会给中国员工正常发工资。这哪儿是心甘情愿,分明是被逼得没办法。 他们怕再僵持下去,中国工厂彻底停摆,欧洲车企得把总部搬来荷兰抗议,更怕彻底得罪中国,丢了后续的合作机会。毕竟卡雷曼斯自己都承认,特别重视中荷经贸关系,想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想找台阶下。 说到底,荷兰这波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借着美国的劲儿抢点好处,没料到中国企业和政府态度这么坚决,更没算到自己根本扛不住供应链断裂的后果。 安世中国先把员工待遇和管理权的底线亮出来,等于掐住了荷兰的七寸,他们不跟进发工资都不行——真要是中国员工因为工资闹事,那安世的产能就彻底没指望了,到时候别说占便宜,恐怕还得被欧洲盟友骂死。 这事儿也算是给那些想搞小动作的国家提了个醒,现在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可不是随便能拿捏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