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俄军血战近4年,乌军防御战斗意志太强,俄军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反复冲杀!马里乌波尔守了86天,阿瓦迪夫卡守了2年,巴赫穆特守了294天,弗勒达守了704天,托列茨克守了412天。 按说俄军兵力比乌军多不少,现在红军城方向就集结了 12 万兵力,而乌军守在这里的也就 4 万人,差不多是三打一的架势。可俄军真不怕乌军敢冲出来打,反而就怕他们龟缩在工事里不出来。为啥这么说?因为俄军现在的火力优势太明显了,天上的制空权牢牢抓在手里,地上的炮兵、导弹、武装直升机还有火箭炮,随便一样都能给乌军造成大麻烦。 乌军要是敢反攻,那简直就是送人头,9 月份他们试过一次反扑,刚冲出阵地就被俄军的火力圈压住了,死伤一片根本没占到便宜。 但乌军也不傻,知道自己硬碰硬肯定不行,干脆就死守不出,想用防御消耗战拖着俄军,以空间换时间。可问题是,现在的乌军早就不是以前那副能扛的样子了,就算想守,手里的家伙事儿也跟不上了。 之前大家总说俄军快弹尽粮绝了,可实际上人家的弹药供应稳得很,2025 年头三个月就扔了 10577 发航空制导炸弹,三月份最猛的时候一天就得扔上百发,全年下来更是超过五万发。除了炸弹,俄军一个月还能打出去几十万发炮弹火箭弹,还有好几万架各种无人机,像光纤无人机、FPV 无人机这些,天天在天上盯着乌军的动静,一发现目标就往下炸。 反观乌军这边,现在真是难到骨子里了,总结下来就三个大问题:没人、没弹、没制空权。先说弹药,乌克兰国防部长自己都在社交平台上说弹药严重短缺,前线士兵更是苦不堪言,俄军每发射五六发炮弹,乌军才能还击一两下,好多部队早就开始定量配给弹药了。 北约虽然签了个 12 亿美元的弹药协议,说要给 22 万发炮弹,但首批得到 2025 年底才到,这点量根本不够塞牙缝的。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自己的军工厂早被打烂了,全靠西方援助,可现在美国和欧洲的援助都跟不上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把援助的水龙头拧小了,欧洲国家也互相推诿,只愿意给些库存的旧弹药,新生产的根本舍不得送。 兵力短缺更是肉眼可见,乌克兰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 18 岁降到 16 岁,连学生都得穿上军装扛枪。可就算招来了人也没用,好多新兵连枪都摸不熟,更别说操作重武器了。 红军城这四万守军,好多都是临时拼凑的,打了一年多早就伤亡惨重,后方根本调不出人来补。有前线士兵抱怨,现在连止血包都凑不齐,指挥系统也乱得很,无人机调度乱七八糟,前后方通讯还老掉链子,这样的状态怎么守得住阵地? 制空权就更不用提了,俄军的苏 - 34、苏 - 35 天天在天上转悠扔炸弹,虽然这些飞机也损失了上百架,但俄罗斯能不断补充,根本不愁。乌军别说战斗机了,连防空弹药都快用完了,只能靠无人机勉强袭扰一下,可无人机哪能顶得住炸弹和炮弹?乌克兰自己的官员都承认,无人机根本取代不了火炮的作用,顶多能搞点偷袭,没法真正守住防线。 俄军也看透了乌军的软肋,打红军城的时候用了蚕食战术,先用滑翔炸弹和无人机把外围据点一个个炸烂,再让地面部队慢慢推进。更聪明的是,他们把扫雷、铺路这些活儿交给了朝鲜工兵,自家主力部队专心打正面,人力物力都用在了刀刃上。 多布罗皮利亚那个据点就是这么丢的,先被空袭炸得七零八落,俄军地面部队一冲就垮了。现在红军城的交通线也被俄军切断了,这地方本来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后勤中枢,补给线一断,前线士兵的吃的、弹的全没了着落,防线自然就撑不住了。 城里的情况更是惨,供电、供水全断了,路也被炸烂,平民被困在地下室里靠干粮过日子,乌克兰政府只能先忙着撤人,这仗打下去早就成了人道灾难。 有专家说,现在的俄乌战场就是拼后勤,俄军的军工体系能源源不断供弹药,坦克、火炮想要多少有多少;可乌军全靠别人接济,别人一断供,再能扛的士兵也没用。之前巴赫穆特虽然打得惨烈,但至少还有弹药支援,现在红军城连基本的补给都没了,失守只是早晚的事。


用户58xxx53
没人去过乌克兰,却把战场细节描写得很具体,主观臆测真的不伤新闻精神?
用户10xxx74
吹到你嘴都裂开了,还是打不下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