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和鲁比奥都去了,能阻止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吗?】 以色列议会在美副总统万

天天纪闻 2025-10-24 15:51:47

【万斯和鲁比奥都去了,能阻止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吗?】 以色列议会在美副总统万斯访问期间,以 25 票赞成、24 票反对的微弱优势完成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预备性表决,两项相关法案随后被提交至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审议。这一表决发生在特朗普政府推动加沙停火协议仅一周后,且正值美国协调海湾阿拉伯国家参与加沙重建的关键阶段。 作为以色列执政党的利库德集团明确反对该表决,将其定性为 “反对派挑拨美以关系的政治挑衅”,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紧急与美方切割,强调表决不具实际法律效力。 从以色列国内政治看,此次表决是极右翼势力向政府施压的手段 —— 执政联盟内部对巴以停火协议存在严重分歧,极右翼政党试图通过领土议题拉拢保守派选民,同时质疑内塔尼亚胡的领导能力,此举使内塔尼亚胡陷入 “维系联盟” 与 “不得罪美国” 的两难境地。 美国对此次表决的反对立场源于其中东战略考量。万斯在访问期间公开表达不满,鲁比奥随后访以并强调该举动对加沙和平协议构成威胁,两人的密集行动核心指向维护美国的地区利益:一方面,美国正游说阿拉伯国家为加沙重建提供资金,且计划联合盟国训练巴勒斯坦警察部队,以色列的吞并举动可能激怒阿拉伯世界,导致上述计划落空。 另一方面,《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国阿联酋已私下表态,若吞并推进可能终止协议,直接冲击美国推动的 “阿以关系正常化” 进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内部对以政策存在分歧,鲁比奥此前参访争议性考古遗址的举动曾被解读为对以色列领土主张的隐晦支持,与此次强硬表态形成反差。 国际社会对表决的反对具有明确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第 2334 号决议早已认定,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设定居点的行为 “违反国际法”,国际法院咨询意见亦指出此类行为 “损害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 埃及、卡塔尔、沙特等 10 余个阿拉伯国家发表联合声明,直指表决非法,沙特重申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哈马斯与法塔赫均予以强烈谴责,认为此举是通过立法为殖民占领提供 “合法化” 依据。 从实质影响看,此次议会表决虽属象征性,却折射出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 “事实吞并” 的深化。根据 1993 年《奥斯陆协议》,约旦河西岸被划分为 A、B、C 三区,其中占面积 60% 的 C 区由以色列完全掌控,且成为犹太定居点集中地,但该划分本应是过渡性安排。 如今,约旦河西岸已存在近 250 个定居点与前哨站,定居者数量目前已超过 70 万,以色列政府仍在持续扩建 ——2025 年 8 月便批准在 C 区 “E1 地区” 修建 3000 多套住房,进一步分割巴勒斯坦领土完整性。 定居者暴力与以军管控形成的双重压迫,已成为西岸巴勒斯坦人的日常。2024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唯一的家园》聚焦西岸马萨费尔亚塔地区巴勒斯坦人的流离困境,该片两位联合导演先后遭遇暴力:2025 年 3 月,哈姆丹・比拉勒遭定居者袭击后被以军逮捕;9 月,巴西勒・阿德拉在自家橄榄园遭定居者殴打,以军到场后未制止施暴,反而搜查其住宅并封锁救援道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指出,西岸定居者暴力维持在 “令人震惊的高水平”,且存在明显的执法纵容现象。即便在名义上由巴方全权管辖的 A 区,以军也常以 “安全理由” 突袭搜捕,B 区与 C 区的检查站、房屋拆除、突击逮捕已成常态。 美国高官的干预未触及问题核心。万斯与鲁比奥的表态均未提及削减对以援助或实施制裁,而美国 2024 年曾计划向以色列提供 176 亿美元援助,其中 174 亿用于军事与安全领域,以色列对美国援助的高度依赖使其无需担心实质性惩罚。 内塔尼亚胡政府手握拖延审议、提交修正案等多重 “否决工具”,可随时阻止法案最终通过,此次表决更像是国内政治博弈的 “秀场”,而非实际政策推进。 综上,万斯与鲁比奥的访以行动仅能暂时压制以色列的象征性政治操作,迫使极右翼势力收敛公开挑衅姿态。但以色列通过定居点扩张、军事管控实现 “事实吞并” 的进程已持续数十年,且得到国内政治生态的支撑。 美国的反对本质是维护自身中东战略,而非遏制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权益的侵害。这场外交互动最终难以改变约旦河西岸的实质处境,巴勒斯坦领土被持续侵蚀、民生困境加剧的现状仍将延续。

0 阅读:1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