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 东方大国宣布:继续暂停对美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 为了稳住出口成本,帮助企业扩产能,让美国家庭“买便宜了”。 先说说为啥要这么做,咱们得先看看之前的情况有多难。今年前九个月,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跌到了 4258 亿美元,比去年少了 15.6%,尤其是咱们对美国的出口,直接降了 16.9%,跌到 3172 亿美元。 就说 8 月份那阵子,对美出口更是惨,单月才 316 亿美元,同比一下掉了 33.1%,比 6 月份的降幅还扩大了 11.5 个百分点。 这可不是数字好看,背后是无数外贸企业的愁事儿 —— 关税高了,出口的商品成本就涨,美国客户要么压价,要么就转去买别的国家的货,咱们的企业订单少了,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更别说扩产能了。 现在把 24% 的关税暂停了,只留 10%,说白了就是给企业 “减负松绑”。这减负可不是嘴上说说,真金白银都能算出来。就拿咱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来说,去年一年就买了 3200 万吨,要是真恢复 24% 的关税,每吨成本得涨 120 美元,光大豆这一项,企业就得多掏 38 亿美元。 这钱最后哪儿去了?还不是转嫁到咱们吃的食用油、家里养的猪牛羊吃的饲料上,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现在关税降了,企业成本下来了,这些民生商品的价格也能稳住,多好的事儿。 还有汽车零部件这块儿,咱们国内的车企,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得从美国进口变速箱、传感器这些关键零件。 以前关税高,这些零件进价就贵,车企要么自己扛着成本,要么就把车卖得更贵。现在关税一减,车企的生产成本能降 3% 到 5%,这笔钱省下来,就能添新设备、扩生产线,多造几辆好车出口。 你看 8 月份的数据,咱们的汽车出口同比涨了 17%,要是关税一直那么高,哪有这增长的底气? 四川有家做国际贸易的公司,之前从国外进口菜籽油,就因为运费结算的政策调整,一列车货就能省近 10 万元成本。 现在对美关税降了,那些做对美出口的企业更是直接受益。比如生产家具、电子设备的厂家,以前一件家具出口到美国,光关税就得加 24%,现在降到 10%,一件几百美元的家具能省好几十美元成本。 成本低了,企业就能接更多订单,原来一条生产线不够用,现在就能再开两条,工人也不用愁没活干,这不就是帮企业扩产能嘛! 可能有人会问,降关税是不是咱们亏了?根本不是!这政策是双赢的。咱们企业保住了订单、扩了产能,美国老百姓也能买到便宜货。 你想想,美国超市里卖的那些小家电、衣服鞋子,很多都是咱们中国造的。以前关税高,中国企业卖过去的价格就得涨,美国消费者买个电饭煲可能要多花几十美元。 现在关税降了,咱们的出口价能降一点,美国超市的售价也跟着下来,美国家庭过日子的开销就省了,这不就是让他们 “买便宜了” 嘛。 有专家算过,这次关税从 24% 降到 10%,整体有效关税率降了 10 个百分点,能推动咱们对美出口回升 10%,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而且咱们也不是毫无保留,保留 10% 的关税是有讲究的,主要覆盖那些高科技中间品和敏感农产品。 这样既能保护咱们国内的相关产业不受冲击,也给以后的经贸谈判留了筹码,可不是一味地让步。 你看 9 月份的数据,咱们对美出口的降幅已经从 8 月的 33.1% 收窄到 27% 了,虽然还在降,但势头已经稳住了,这就是政策起效的信号。 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好过,咱们的企业不容易,美国老百姓过日子也紧巴。这个关税调整,说白了就是戳破了 “两败俱伤” 的僵局,咱们帮企业稳住了饭碗,也让美国消费者得了实惠,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担当和智慧。 那些说咱们吃亏的人,根本没算明白这笔账 —— 企业有订单、工人有工作、物价能稳住,这才是最实在的好处,比啥都强。往后看,只要企业能稳住产能、出口能慢慢回升,咱们的经济就更有底气,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