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专家预测,河北可能会发生地震,青龙县一把手冉广岐得知后,

陈砚之 2025-11-09 23:12:27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专家预测,河北可能会发生地震,青龙县一把手冉广岐得知后,力排众议,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他说:“如果预测不准,我承担一切后果,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 冉广岐1927年2月生在河北蠡县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见识过农村的苦日子。1948年7月他参加工作,从最底层干起,先在地方机构搞组织和宣传,负责协调各种事务,一步步积累经验。那些年他主要处理基层问题,接触过不少群众需求,慢慢熟悉了行政套路。 1960到1964年,他调到青龙县任职,管过多项职务,对当地山地地形和百姓生活了如指掌。那时候青龙县是农业县,他参与过基础设施建和农业管理,解决过水源和道路难题,为以后回来打下基础。1964年后他离开青龙,去其他地方继续工作。 后来他到承德日报社当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负责报纸编辑和发行。那里他组织过多次报道,涵盖地方新闻和政策宣传,练就了信息处理的本事。1974年底,他从承德日报调回青龙,任县委书记兼县长。那时青龙隶属秦皇岛市,他全面管党政工作,包括经济和防灾。 到任后,他特别重视防震减灾,因为国务院69号文件强调华北地区地震风险高。青龙在地震带上,他推动县里学地震知识,设地震办,还让县科委人员参加外部会议,获取最新消息。他要求各乡镇建监测点,定期报异常,如水位变和动物动静。这些事他亲自抓,确保县里准备到位。 1976年7月14日,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开会,专家讨论华北地震形势。京津组组长汪成民说,唐山一带可能有六级以上地震,但证据不够,没被采纳。大家觉得不能随便预警,以免乱套。汪成民不放心,私下告诉几个人。青龙县地震办主任王春青听了,赶紧回县,向冉广岐汇报。 青龙县在地震带,历史上震过。最近县里河水混浊,鱼乱跳,老鼠多,这些迹象乡镇上报到县地震办。冉广岐看资料,觉得不能忽视。他召集县领导小组开会,商量对策。会上分两派,一派说预测不准,疏散会乱经济和人心;另一派怕没震上级怪罪。 冉广岐站出来,说责任他扛,不疏散震来就是大祸。他的话说服大家,会议通过决定。7月25日,青龙县行动起来。全县47万人离开家,到室外空地住。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街上搭帐篷。冉广岐带人巡查安置点,确保住处和饭食。 群众虽不乐意,但配合。7月26和27日,没震动。群众有些躁动,有人嘀咕。冉广岐坚持,让大家继续室外住。全县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保持警惕。 县里自己监测点从1975年8月起观测,1976年5月数据异常,7月17日指针跳动。这些加上外部消息,让决定更坚定。疏散从县到乡通知每人,干部奔走传达。 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大地震来袭。青龙县房屋倒18万间,7300多间全毁。但47万人因疏散,无一人直接伤亡,只一老人心脏病死。震后,青龙成唐山后方医院,收伤员,还派救援队送水粮和物资。 冉广岐马上组织重建,修房和路,恢复生产。县里清理道路,运建材,群众修墙体,工厂复工,学校复课。整个过程数月,生活渐稳。 1996年,联合国给冉广岐发纪念章,表彰决策。1988年他离休,住保定。2023年1月25日,他因病去世,享年96岁。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