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体育活动,三地首次联手办全运会,火炬传递就是亮态度、表立场的公开场合,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姐妹齐上阵,唯独李家父子俩踪影全无,根本不是“忙”能搪塞的,说到底就是立场和布局早就偏了。 先说说这火炬传递的分量,真不是吹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头一回横跨深圳河,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同步开跑,粤港澳三地运动员还并肩入场。 这种规格的活动,火炬手名单就是块“试金石”,50个名额里藏着满满的讲究——体育界、模范典型、基层一线的代表占了绝大多数,还得是跟大湾区发展紧紧绑在一起的人。 你看霍震霆都79岁了还领头跑,人家是香港奥委会会长,一辈子跟国家体育事业绑在一块儿;李兆基家派了次子李家诚,恒基兆业在他手上还在北京砸几十亿拿地,就是亮明态度;郑裕彤的孙女郑志雯更不用说,郑家这十年在内地砸了上千亿投资,她来当代表名正言顺;澳门何家更实在,何超琼、何超凤姐妹俩连着两棒传递,美高梅、澳娱的生意全扎在本地。 这些人能站在火炬传递的跑道上,靠的不是“豪门”身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实打实的认同。 再看李嘉诚家,这些年的动作早就把心思摆得明明白白了。 早几年他在内地还有东方广场、盐田港这些招牌项目,可从2015年开始就一门心思“卖卖卖”,上海东方汇经中心、北京盈科中心、广州西城都荟接连脱手,前前后后从内地和香港撤了1700多亿资产。 这些钱没留在湾区,先跑去英国买燃气、水务、铁路,差点控制了人家75%的天然气输送,后来见西方冻结俄裔富豪资产又慌了,2023年一年就抛了2000多亿英镑的英国项目,转头把5000亿港币挪去新加坡开家族办公室,李泽楷干脆把公司总部迁过去,还花20亿买别墅。 最近更离谱,想把全球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这可是关乎供应链安全的大事,能不让人多想吗? 反观其他家族,跟李家走的完全是两条路,恒基兆业在大家都甩卖内地资产的时候,反而砸钱拿地稳人心;郑志刚带着郑家在内地投了上千亿,各种公益捐款从不缺位;何家更是把“爱国爱澳”刻在骨子里,何敬麟祖孙三代都在为两地合作搭平台。 这次全运会,这些家族要么出钱赞助,要么出人出力,跟大湾区的发展同频共振。 可李嘉诚家呢?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没沾半点边,既不赞助也不派代表,连李泽钜的女儿李思德这种第三代都没露面,说白了就是不想跟这场“家国情怀秀”扯上关系。 有人说是不是主办方没邀请?这话说得太天真了,火炬手遴选讲究“代表性”,企业想派人就得有实质贡献,个人想入选就得在公共事务里有号召力。 李家这些年除了卖资产,几乎不沾本地公共事务的边,李泽钜早就辞了政协常委,李泽楷偶尔去北京开个会,也改变不了整个家族往海外跑的大方向。 就说今年年初,他们把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权卖了45亿,这可是有麝香保心丸这种年销20亿核心产品的企业,接盘的还是有国资背景的上海医药和金浦健服,这不就是外资主动退出内地中药市场吗?嘴上说要集中资源搞创新药,可创新药的海外权益早就卖给了武田、阿斯利康,钱还是流向外头,这种处处跟内地“切割”的做法,怎么可能拿到火炬传递的入场券? 其实老辈人都懂,做生意讲究“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国家发展的方向,粤港澳大湾区搞一体化,就是要三地拧成一股绳,火炬传递就是让大家看看谁真心实意跟着走,谁在往后退。 李家把资产挪去新加坡、越南,生意重心早就不在这儿了,自然不想在这种露立场的场合“露脸”——毕竟一旦举了火炬,再想毫无顾忌地往海外转移资产,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穿了,这缺席根本不是“意外”,是李家自己选的,其他家族用火炬传递表忠心、站队伍,李家就用缺席划界限。 大家都说“心知肚明”,就是看明白了:生意做得再大,要是忘了根在哪儿,跟家国发展背道而驰,自然就挤不进这种讲情怀、讲认同的场合。 李嘉诚心里滋味肯定不好受,但这都是自己多年的选择换来的,怨不得别人。 火炬传递的火焰烧得旺,照得清谁在往前跑,谁在往后退,这无声的表态,比说一千道一万都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