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钱秀芬因貌美,被丈夫的好友看中,谁知,此后丈夫不仅遭暗杀,自己也被迫

武某人 2025-11-14 12:21:45

1918年,钱秀芬因貌美,被丈夫的好友看中,谁知,此后丈夫不仅遭暗杀,自己也被迫委身给凶手做妾。不久,唐继尧便遭到了报应。 那天,唐继尧坐在府邸的书房内,桌上摆着两样东西,一纸调令,一块乌沉的手枪。他盯着枪良久,没说话。身边亲信轻声提醒:“庾家那边,已经有人在打听庾军长的死因了。” 唐继尧皱了皱眉,终于开口:“那是叛乱,不该问。”可这个借口,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故事要回到数月前。那时的庾恩旸,正是云南最被看好的青年将领之一。他出身寒门,靠着兄长供养,赴日本士官学校深造,与唐继尧结识,两人曾共赴革命枪林弹雨,情同手足。 他最大的幸运,是娶了钱秀芬——书香门第出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动荡的西南政界中,她是难得的风景。 也是这一份“风景”,为庾家埋下了祸根。唐继尧第一次在宴会上见到钱秀芬时,杯中酒未饮,眼神已落定。他故作君子之态,多次邀夫妻俩“共叙旧情”,实则借机亲近钱秀芬。传言,他甚至私下对亲信说:“这庾军长,倒也会选夫人。” 一次府上对弈时,唐继尧言语渐轻佻,庾恩旸却毫无察觉,只道是老友玩笑。直到某日袁夫人突然找上门,话语间透露唐对钱意图不轨,钱秀芬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她私下劝夫断绝往来,庾却反驳:“怎能因猜疑坏了交情?”她只得自保疏远,暗中筹谋离开昆明。 然而,未等成行,庾恩旸便“因兵变殉职”。 1918年2月,贵州毕节军营外,庾恩旸被枪杀,凶手是他最信任的勤务兵李炳臣。唐继尧迅速通报“哗变”,并下令将李就地正法,断了所有线索。 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场哗变不过是精心编排的悲剧。一个小兵怎敢擅自杀军长?为何死得如此干脆?更何况,此人还是唐的亲随。 钱秀芬得知噩耗后,三日未语。她去见唐继尧,希望带着庾家老母返乡安葬。唐却说:“此地尚不稳,住进唐府,便是最安全的选择。” 唐府后院,第九房。钱秀芬的房门永远虚掩,外人只知她从未再穿颜色鲜亮的衣裳,也未再踏出宅门一步。她抗争过,也曾试图投井,被人救起后,沉默便成了她唯一的武器。她为唐育有一子,却始终未改庾姓,只在日记中写下八个字:“身在樊笼,心归山河。” 唐继尧野心勃勃,图谋统一西南,不惜穷兵黩武,结果人心尽失。1927年,龙云等人发动兵变,他仓皇交权,孤病而终,年仅44岁。 据说临终前,他看着床头墙上一幅墨宝,正是庾恩旸生前赠他的“精忠报国”。他默然无语,良久,喃喃一句:“此人死得冤。” 庾家的命运却因弟弟庾恩锡而改写。庾恩锡拒绝唐的“抚恤”,南下经商,自创香烟品牌“重九”,意在纪念兄长参与的重九起义。后他投身地方政务,主持昆明市政,兴建翠湖公园、道路桥梁,终成一代实干官吏。 而钱秀芬的身影,从此消失在史册。有人说她晚年在成都为人抄书为生,也有人说她病故于唐家别苑,一纸墓志铭写着“贤妇”,却未标姓氏。

0 阅读:24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