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离开通天宫寝殿后,径直来到上官婉儿的房间。门被推开时,上官婉儿停下手中的案

武某人 2025-11-15 15:21:51

张昌宗离开通天宫寝殿后,径直来到上官婉儿的房间。门被推开时,上官婉儿停下手中的案卷。他关上门,只低声道:“陛下已休息,你我得抓紧商议。” 这句话让上官婉儿意识到,他是有事相告。张昌宗把身边的消息全部倾倒出来。他说,有几位大臣已经向武则天递交奏章,请求重新整顿政务;有人把矛头对准张氏兄弟,连他本人也被点名。他知道奏章迟早会被摆到武则天面前,于是急着来找上官婉儿商议对策。 上官婉儿沉思片刻,问他:“你确定消息属实?” 张昌宗点头,补充道:“我哥哥在外面探到一些动静,殿中有人私下议论陛下的身体状况。若是有心人借此挑事,咱们得提前准备。” 这一夜,他们在狭窄的屋内低声商谈。上官婉儿逐条分析奏章涉及的内容,指明可能触发的后果;她提醒张昌宗不要在朝议上强行压制反对意见,也不要越过御史台干涉政务。张昌宗听得专注,却又时不时表现出不耐,显然他已习惯依仗宠爱处理事务,而不愿应对复杂的权力牵制。 上官婉儿知道,这份急躁正是他最大的弱点。她试探性问:“若是权势忽然中断,你与张易之可有退路?”张昌宗愣了一下,说自己没想过这个问题。上官婉儿心里清楚,他没有意识到局势正在偏离他们熟悉的轨道。 谈话尚未结束,隔壁传来轻微咳声。两人同时停下,不敢发出任何声响。过了一会儿,动静消失,他们才继续低声交谈。上官婉儿很清楚,武则天虽然年迈,但对宫中风吹草动向来敏感。若这一夜的动静传到她耳中,那些奏章便不仅是折子,而成了对权力的考验。 几日后,武则天召见张昌宗。上官婉儿在殿外候着,能听到武则天质询的声音。她问起奏章内容,问起张氏兄弟在外结交大臣之事,也问起政务延误的原因。上官婉儿能听出,武则天的耐心已经大大减少。张昌宗出来时神色沉重,没有多言。 从这一刻开始,上官婉儿意识到朝局正在改变。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把案卷重新摊开。她把近期的朝臣言行逐一记录下来,希望判断出局势是否还在可控范围内。她察觉到,太子李显的势力悄然恢复,几位曾经被边缘化的大臣开始活跃,张易之与张昌宗的影响力不复当年。 上官婉儿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不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她的官职来自武则天的信任,但与张氏兄弟的关系让她在过渡期处境微妙。若朝局突变,她既难脱干系,也难完全保持中立。 这段风波的最终结果,是张氏兄弟失势。武则天病情加重时,大臣张柬之等人发动行动,肃清张氏兄弟。上官婉儿被召入殿中协助处理政务,成为武则天向新政权过渡的重要一环。 张昌宗被捕时,朝中人人自危,上官婉儿也在心里回想起那一夜的谈话——张昌宗曾问“若陛下不再主持大政,你我将如何自处”,当时她未回答,如今才明白,他根本没准备面对这样的局势。 从武则天登基到垂拱政治,上官婉儿在宫中二十余年,她的才智让她在政务中举足轻重,也让她身处权力风暴的中心。她与张氏兄弟的往来并非私情,而是政治关系的产物。 她需要借助他们获取武则天的信任,他们也需要她在政务中的地位稳住自己。但双方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权力的起落,不可能永远受个人意愿掌控。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