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正式宣布 11月22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在基辅宣布

迎丝的趣事 2025-11-23 13:22:02

乌克兰正式宣布 11月22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在基辅宣布,结束俄乌冲突的任何方案都不能踩乌克兰红线,主权、人民安全、既定底线一条都不能少。 这个表态,与其说是对和平谈判的立场宣示,不如说是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里,乌克兰用无数代价筑牢的生存底线。 主权、人民安全、既定底线这三条红线,每一条都扎在国家存续的根基上,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更不存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可能。 主权红线对乌克兰而言,等同于领土完整的不可侵犯,这不是政治话术,而是写进宪法的刚性原则。 2025年5月伊斯坦布尔的俄乌谈判现场,俄方一上来就摆出苛刻条件: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州全面撤军,同时承认克里米亚“入俄”现状。 这四个州占乌克兰领土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相当于要生生割掉国家的一块大肉,乌方代表当场拒绝继续谈判,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联合国大会2025年2月的紧急特别会议上,93票赞成通过决议,重申对乌克兰国际公认边界内领土完整的支持,这让乌克兰的主权诉求有了坚实的国际法理背书。 俄罗斯或许觉得控制了顿巴斯地区75%的土地,就有资格逼迫对方妥协,对泽连斯基政府来说,在领土问题上松口,无异于直接放弃执政根基,这样的政治风险谁也承担不起。 人民安全这条红线,藏着乌克兰民众三年多来的血泪记忆,联合国难民署最新统计显示,乌克兰难民总数已突破1200万,相当于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被迫背井离乡,其中500万涌入邻国波兰,给当地社会治理带来不小压力。 留在国内的民众同样深陷困境,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联合报告指出,乌克兰13%的住房存量已受损或被毁,超过250万户家庭失去居所,仅清理废墟和排雷就需要近430亿美元资金。 2025年11月19日俄军的大规模轰炸中,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热电厂、利沃夫州的变电站接连被毁,从西部利沃夫到东部哈尔科夫,多个城市陷入停电停暖困境,捷尔诺波尔市还出现氯气泄露,空气氯含量超标6倍。 寒冬里没有电力和暖气的日子,对普通民众来说就是赤裸裸的生存危机,这样的前提下,任何和平方案若不能保障民众基本生活与人身安全,根本不可能获得社会认可。 那些被乌克兰列为“既定底线”的诉求,本质上是对国家未来的安全保障,包括拒绝去军事化、坚持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等。 俄罗斯曾在谈判中提出,要求乌克兰裁军至8.5万人,放弃远程弹道导弹等重型武器,同时承诺永远不加入北约。 这相当于要让乌克兰变成一个没有防御能力的“中立国”,但乌克兰很清楚,国防力量是守护领土的最后屏障。 即便俄军前线兵力已扩充到70万,炮弹产量达到北约援乌总量的三倍,乌军依然在顿涅茨克等方向保持着173次/日的战斗强度,靠的就是现有军事体系的支撑。 西方的持续援助也让乌克兰更有底气,2025年11月,欧盟刚向乌克兰拨付41亿欧元宏观金融援助,加上此前款项,181亿欧元援助已全部到位,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维持国防和公共服务运转。 美国抛出的“28点和平计划”试图让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的诉求,但自主选择安全联盟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现在妥协意味着未来国家安全将毫无保障,这也是乌方坚决不让步的核心原因。 乌克兰敢于如此坚定地划出三条红线,绝非盲目强硬,而是有多重现实支撑,国内层面,战争让每个家庭都付出了代价,亲人牺牲、家园被毁的伤痛,让民众对妥协的容忍度几乎为零,任何触碰红线的决策都可能引发政治地震。 国际层面,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决议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欧盟还推出2024至2027年总额500亿欧元的援助机制,这些支持让乌克兰不用在孤立无援中被迫低头。 俄罗斯或许觉得靠战场优势就能威慑乌克兰,甚至在谈判中放出“下次要八个州”的狠话,但这种施压根本不起作用。 乌克兰很清楚,一旦在红线问题上退让,得到的只会是得寸进尺的压迫,而坚守底线反而能凝聚国内民意、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美国曾试图用停止援助施压,让乌克兰接受对俄有利的和平方案,但欧盟的持续输血让这种施压效果大打折扣,11月4日欧盟刚通过18亿欧元援助,13日又追加41亿欧元,显然不想让乌克兰在压力下崩溃。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早已超越单纯的军事对抗,变成对主权平等、领土完整等国际秩序基本准则的考验。 乌克兰坚守红线,既是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也是在维护一个普遍认可的国际规则——任何国家都不能靠武力抢夺领土,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实现自身安全。 那些觉得乌克兰应该“识时务”让步的声音,显然忽略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1200万难民的流离失所、250万户家庭的无家可归、5240亿美元重建成本背后的满目疮痍。 在这些现实面前,红线不仅不能踩,还要守得更牢,这是乌克兰走向和平与重建的唯一正道,也是对所有承受战争苦难民众的交代。

0 阅读:47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