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军俘虏了一个17岁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用电话线把他捆住,连夜拉去领赏

熹然说历史 2025-10-15 23:48:01

1951年,美军俘虏了一个17岁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用电话线把他捆住,连夜拉去领赏,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小战士,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1951年5月17日深夜,朝鲜大水洞,两个美军士兵抓住了一个17岁的志愿军通讯员,用电话线绑住他的双手,拖着就往指挥部走,打算拿他去换赏钱。这两个美军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瘦小的中国少年,接下来会在他们的营地里掀起怎样的风浪。 常同茂是河南巩县人,1934年出生,1948年参军时才14岁。三年间他跟着解放军打过淮海战役,参加过解放大西南的战斗,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随志愿军15军130团2连入朝作战,被分配当了通讯员。说实话,这个岗位让他有点失落,年轻人谁不想冲锋陷阵立功受奖呢? 1951年5月17日,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打响,130团接到任务,要穿插到大水洞地区配合主力歼敌。这次要打的是美军第2师38团,这可是在诺曼底战役中第一支登陆的部队,算是美军的王牌。2连摸黑行军,到了村子附近突然遭遇美军,双方立刻开打。 常同茂作为通讯员,主要任务是保护连长和传达命令,所以一直跟在连长身边。混战中,他与连长走散,正着急时看到连长被几个美军包围。他赶紧冲上去支援,结果被两个美军从侧面扑倒,用电话线捆住了双手。这两个美军显然是想抓个活的回去领功,拖着常同茂就往后方走。 走了一阵山路,两个美军累了,坐在路边抽烟休息。常同茂一路上不停挣扎翻滚,把电话线弄松了不少。看美军放松警惕,他悄悄腾出手,摸出腰间藏的手榴弹,拉开引信扔到两个美军脚下。轰的一声,这俩美军连反应都来不及就完了。 常同茂捡起美军的武器,循着枪声方向寻找部队。走了不知多久,在山沟里遇到几个2连的伤员。伤员告诉他,刚才那仗打掉100多个敌人,130团的总攻已经开始,主峰被我军拿下了,但连长和指导员都牺牲了。 常同茂决定带着伤员一起转移。没走多远,前面出现一队美军,正准备撤退时,后面又冒出一队美军,被前后夹击了。要说这小伙子脑子就是转得快,他让伤员赶紧隐蔽,自己跑出去朝前面的美军开枪,然后又朝后面的美军射击。黑夜里,两队美军都以为对面是志愿军,立刻互相开火。常同茂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趁着美军自己打自己,他带着伤员悄悄溜走了。 常同茂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安置伤员,自己出去寻找连队。结果一出去才发现,不小心走进了美军营地,周围到处是美军。换别人早就吓跑了,可这小子胆子大,看到落单的美军就解决掉,遇到受伤的战友就背回去。就这样,他在敌人阵地上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前后救出20多个伤员。 第四次进入敌营时,常同茂发现了一个美军地堡,顺手就用手榴弹给炸了。继续往前走,他看到一顶帐篷,里面有电台和野战电话在工作。当过通讯员的他马上判断出这是美军的指挥所。他掏出身上所有手榴弹,一股脑全扔进帐篷,美军的营级指挥所就这么被端了。 炸完指挥所,常同茂发现自己手榴弹用光了,可周围还有好几个地堡。他不甘心,在附近搜索,居然让他找到一整箱美军的手雷。这下可乐坏了,他把手雷挂满全身,接连炸毁了5个美军地堡。在一片爆炸声中,常同茂完成任务,准备撤离。 回到伤员藏身处时,发现他们正在和一队美军交火。常同茂绕到敌人背后,一阵猛烈扫射,美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剩下几个举手投降。天亮时分,常同茂带着20多名伤员,押着7个美军俘虏,回到了大部队。 战后,上级给常同茂记了特等功。这个17岁的通讯员,四次冲入敌阵,连夺五个地堡,歼敌30多人,俘虏7人,缴获各种枪支12支,还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主动组织零散人员救援和阻击敌人。1952年6月,常同茂作为功臣代表到平壤参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的授勋典礼。 常同茂的事迹在部队传开后,大家都说这小伙子不简单。年纪虽小,可胆子大、脑子活、够机灵。被俘了不慌,脱险了不跑,还顺手救人、炸指挥所、端地堡。那一夜,他把美军营地搅得天翻地覆,硬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敌后作战。 常同茂用实际行动证明,英雄不分年龄,关键看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从被俘到反杀,从救人到端敌营,这个17岁的少年在朝鲜战场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你觉得这样的战士,配得上特等功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55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